育儿指南

孩子害怕社交自卑,关注孩子的负面情绪,警惕“回避型人格”-555电玩游戏平台

本文为作者原创,555电玩游戏平台的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我们经常发现,有时候孩子对于家长的关爱回应的会很强烈,但是有的时候却显得很冷淡,好像完全对于什么都不关心,无所谓的态度,在空闲时间也喜欢自己一个人呆着,而不是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小兰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上学期间这位朋友也帮助了她很多,小兰知道这个朋友在她心中已经有了很重的地位,但是每每想到这一点小兰就会感觉自己内心很痛苦:她害怕这个朋友有一天会拥有除她以外的好朋友,到时候她就会被抛弃。

慢慢的这个朋友也感受到小兰的变化,主动的想要和小兰恢复以往亲近的关系,但是小兰还是感觉内心无法接受这个朋友将来有一天离她而去,所以小兰一直都在回避朋友的友好,想办法不让自己将来卷入痛苦中,慢慢的朋友也感受到小兰的冷淡,再也不愿意和她亲近,小兰这时又有些后悔。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回避型人格”,之后再对症下药

什么是回避型人格”

在孩子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对待感情的依恋和排斥都是源于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有自卑。所以面对感情时,他们往往会选择用回避的方式解决问题,保护自己,最终形成了这样的性格特点。

回避型人格”孩子的特征

1.习惯性逃避问题,喜欢独处

在面对不熟悉的人时,他们往往是拒绝交流的,这也是他们最喜欢的解决方式,大部分回避型人格的孩子都会有这样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产生的时候和真正的享受孤独是两种不同的情况,这些孩子更像是被孤独包围了。

享受孤独感的孩子,在内心中是知道和其他人如何相处的,也可以和他人相处的,只是这些孩子比较随意一些,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不做。对于交友他们有自己的选择,只有他们认可的人才能和他们成为朋友。

而回避型人格的孩子,他们的孤独是苦涩的,他们不和人来往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内心害怕、自卑,所以为了不受到伤害,他们选择用逃避来保护自己,这一种逃避更像是他们的铠甲”。

2.自卑,玻璃心

有些孩子有一颗玻璃心”,并且他们很难相信父母是爱自己的。缺乏安全感,总是觉得父母更加喜欢其他孩子,不喜欢自己。很多想法一旦产生就很难对父母的爱做出回应。

有些父母就觉得平时一件很不起眼的事情,孩子一遇到就会不停的哭,像一块玻璃一样易碎。和其他小朋友在玩耍的时候也会因为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伤心难过。因为这些孩子不懂的和其他人如何相处,所以一遇到不利的事情,他们就会选择把自己藏起来。

3.严重缺乏安全感

因为他们的极度不自信,所以很多时候他们都没有信心,总是处于恐惧和畏惧的心理当中,很难摆脱消极的心理状态,所以在这个时候,逃避是他们找到最好的方法。

回避型人格的孩子好像丧失了爱与被爱的能力,不相信别人的爱是坚定的,不接受对方的好意,认为一切好意都是暂时的,一旦失去就会衍生:看,和我想的一样。对他人缺乏信任。

孩子为什么会形成回避型人格”呢?

1.孩子的自我映像出现问题

客体关系心理学家肯伯格说:每一个人都会有三部分:自我映像,他人映像,情感色彩。

自我映像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

他人映像是一个人感受到他人的态度,他人的形象。

情感色彩指的是这个人经常能够体验过的情绪,比如欢喜,幸福,痛苦,沮丧,平静,郁闷等。

2.自我映像出现问题的三种原因

第一种原因:母亲或者是其他家庭成员存在人格缺陷。

孩子在出生之后,母亲因为自己性格的原因不喜欢孩子,所以孩子在肚子饿的时候,想睡觉的时候,哭闹的时候,孩子的妈妈要么选择视而不见,要么选择粗暴的对待孩子。

当孩子慢慢长大之后,有了自己的想法,妈妈总是在一旁否定孩子数学满分一百,你才考了这么一点儿”你看看天天浪费了多少东西,就是不知道好好学习”整天就知道跑出去玩,怎么不向那个谁学学别人的好”......

时间长了以后,孩子在心里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就是不好的”我做什么都不行”谁谁谁都比我好”......慢慢的他就会感觉生活很无趣,经常感觉很沮丧,长期处在焦虑当中。

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妈妈的人格缺陷影响了孩子不喜欢自己。

第二种原因:家庭经济条件或者是所处的大环境的问题。

母亲生完孩子之后,身边却没有人照顾,慢慢的母亲自己患上了产后忧郁症,或者妈妈拥有其他孩子,所以在孩子出生之后还要忙于照顾其他孩子,导致妈妈没有精力照顾小宝宝,所以在宝宝有需求想要表达的时候,却被妈妈忽视了。

这样的结果同样会造成孩子在心中会这样想我就是不好的”我做什么都不行”谁谁谁都比我好”......这样的想法。

这样情况的原因是家庭环境不好,最后妈妈的状态也不好,最后导致孩子不喜欢自己。

第三种原因:妈妈或者是养育者比较粗心大意,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

孩子在出生之后,妈妈还是很疼爱孩子的,但是因为妈妈的粗线条,所以观察不到一些宝宝情绪上面的变化。

有时候孩子在学校遭遇了挫折之后,心中很痛苦,而妈妈并没有发现孩子的异常,长期以往孩子就会在心中产生别人对我都不是善意的”其他人都想伤害我”的想法。

ps:其中的妈妈”并不是特指妈妈这一个个体,而是指代所有照顾孩子的照顾者,例如:爸爸、奶奶、外婆、爷爷等等。

霍桑效应和孩子的回避型人格”有什么关系呢?

霍桑效应:当自己过他人受到公众的关注时,学习和交往的效率就会大大的提高。因此只有在生活中学会如何与其他人友好的相处,明白怎样的相处才是会被他人所接受和赞赏的,才能在生活中不断增加自己的良性循环,才能有更多的进步和充满自信。

家长在生活中多多的关注孩子,多和孩子建立友善的沟通,鼓励孩子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大胆的说出来,这个时候其实父母和孩子双方都在进行一个良性的互动。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怎么做呢?

1.改善生活环境,提高收入水平(马斯洛根据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根据需求的层次将需求按照所需的强度分为了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层次分别为:

生理需求:可以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的需求,包括对呼吸、食物和水源的需求。

安全需求:满足对安全感的需求,包括人身、财产和工作方面的安全感。

爱和归属感的需求: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得到双向的关系和照顾,在感情上的需求要比生理上的需求要求的更加细致,它与个人的生理、经历、教育等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尊重需求: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个人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充满信心,独立自主。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一定的地位和成就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赖。

自我实现:一个人对于成功的渴望,希望能够实现个人价值,使自己能够成为自己所希望的那种人物。

一般情况下,基本上孩子们都能够被满足温饱阶段的需求: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小康阶段是能够获得爱和归属感的需求还有尊重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是在富裕阶段。每种需求其实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应家庭和思想的情况。

很多家庭的经济条件并不是特别的富裕,所以家长们认为只要让孩子吃好、喝好、能够健康的长大就已经很好了,却很少有家长会关心孩子内心的需求。

2.和孩子一起体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体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有很多种方法,比如随时给孩子指出生活中能够遇到的各种细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这种美好细节的时间。

每天在孩子放学,接送孩子回家的时候,沿边的风景也是值得注意的。我经常会在接送孩子的时候和她一起讨论在路边能够看到怎样的景色,比如夕阳相伴的云彩还有刚刚下过雨的彩虹,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美好。

存储记忆也是一种延长美好的方式。给生活中遇到的美好拍一张照片,写一篇日记,进行录像留念等等都是能够存储记忆的方式。

还有一种体验美好事物的方式就是分享。其实很多孩子都是有主动分享的行为的,日常生活中孩子和其他人共享食物这是分享。在家中能够和长辈分享她的生活这也是一种分享。分享美好的时候往往能够让美好加倍!

3.给孩子心理玩具”

心理学家在进行心理活动中,往往会通过一些看似幼稚、普通的方法来进行提升幸福感的干预实验。而我们在和孩子相处在进行引导孩子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做。

我们可以让孩子培养成每天记录发生的美好的事情,并且描绘在当时心情为什么会变好,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单独的本子让她记录生活中发生的好事,或者给她一块简易的白板,让她可以描绘遇到的好事等等,有时间的时候让孩子多看一下这些记录。

这种看似简单的心里玩具”其实在一方面更能够让孩子看到事情发展的全观,当孩子因为一些事情心神不定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平时的心理玩具”进行简单的安抚,等孩子慢慢冷静下来的时候也能够冷静的对待了。这也有助于培养孩子感恩、同理心、宽容、乐观的思维。

4.不对孩子进行情绪绑架

有时候家长总是在不经意间对孩子说你这样的做法,让妈妈感到很生气”你这个样子让妈妈很不喜欢”虽然这在我们看来并没有什么,是我们一种情绪反应的正常情况,但是将这种情绪展露给孩子时,并且用这种情绪去管教孩子时就不是一种很好的教育。会让孩子产生自己应该对大人的情绪负责,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自责和愧疚。

正确的处理方法其实是,让孩子看到当她有不好的行为时会有怎样的结果产生,让她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对家长的情绪负责。

5.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面对孩子消极的情绪时,我们要做的并不是马上去否认、压制、贬低和怀疑,不要回应他们这有什么可怕的”你这样想是不对的”你不该沉浸在痛苦里”等等,而是应该帮助孩子去接纳、识别然后再教给他们如何处理的办法。

教孩子管理消极情绪的前提是,我们作为家长的本身也要能够从容对待消极的情绪,而不是强制的要求孩子。我们应该尽量的将孩子的行为和自己的情绪分开,让自己的一些负面情绪自我消化,不让它们影响到孩子。当孩子传递他们的负面情绪时,也教会他们能够良好的自我消化。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陪伴,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家长们不应该仅仅关注孩子一些外部”的教育,也应该关心孩子的一些心理发展,多关注他们在成长中的一些变化,才能更好的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