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差别就是境界的不同
人就是这样一个动物:照照镜子,是自我确认;把头发梳一梳,是自我完善;梳完后反复看几遍,然后说:挺好看的,这是自我欣赏。这是人境界最基础的一个层次,首先意识上有自我,然后确认自我、认识自我,接着发现不足完善自我,最后检讨自我、满意后开始欣赏自我。这个层次的基础打造在孩子1-8岁时最重要。然后,就是形成个人思想和主见,在前一阶段孩子知道自己是谁,知道父母是谁,能基础认识到自我,那么到9-14岁时就会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价值观,一旦思想价值观确立就很难改变,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那么今天着重要说的就是这个最基础的境界。
比成绩不如比品质/境界
很多家长老是喜欢说哪个哪个的孩子成绩好,你不如他,你应该多向人家学习,这样的比较是功利性的、片面性的,容易导致孩子难以认识自我变得眼光短浅、缺乏自信!我是一直不太提倡家长老是拿孩子来对比的,但是我们都是群居动物不可避免的就有对比,有对比就有伤害,那么既然必须要不那就应该比孩子的品质,成绩只是一个外在的表现,成绩好不一定未来有潜能。在1-8岁父母要着重培养的是孩子的品质,例如:大方磊落、心胸开阔、眼光长远、吃苦耐劳、从容淡定、不卑不亢。家长要是能把孩子培养出这些品质,那么这个孩子就是非常有内涵有底蕴的,底蕴深就不怕未来走不远就不怕前途不光明。
我们经常看到的是这些情况:几个孩子一起玩,一个说这是我爸爸买给我的新玩具车,然后表情满是骄傲满足;另一个又说这是我妈妈买给我的新手表……又或者这是我爸爸的车……这些都是什么?连小孩都已经如此虚荣、势利眼,将来他能有什么更大的成就有可能吗?这就是家长培养出来的,低思维低境界的孩子,说到底就是父母自身思维境界、内涵修养本就不够。孩子如果有这些品性,就算成绩再好也没用,高分低能我们见得还少吗?人想要有所成就靠的是内在的优秀品质。
不是我说得难听,真的有太多太多这样的家长了,虚荣心强、攀比成风往往很少注重自己的修养和提高自己。结果就是孩子跟着父母学,越学越像父母甚至比父母还夸张!内涵修养其实就是一种境界,可太多的家长缺乏她了!
怎么培养孩子的境界思维,三个建议
一个父母提升学习,如果父母已经有这样的境界了,那就从生活大小事做榜样,去影响孩子。例如:孩子回来说谁谁的爸妈又给她买了名牌新手表在学校可受欢迎了,父母这个时候就不要贬低别人父母也不要说给孩子也买一个,而是引导教育孩子手表是拿来看时间的,时间准确就是它的功能,你这个表的时间跟她的是一样的,没什么不同哦!
第二个是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书里的知识可以带孩子去到很远很远,见识到很多很多,常看书的人就像修炼内功,越修炼内心越强大、越有内涵、心理越从容淡定,有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个让孩子远离那些经常攀比、虚荣心强的孩子,古代都有孟母三迁,我们现代就更应该让孩子在一个好的环境成长,少接触那些孩子,不是提倡大家看不起这样的人,而是为了避免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也成为自己所不容许的人,这是自我修炼、自我成长对自己应该有的要求,包括孩子。
我是家庭教育思维老陈,家庭教育指导师!欢迎各位家长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