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10岁男孩砸死邻居,李玫瑾:别在立规矩的年纪,和孩子做朋友-555电玩游戏平台

文|主创团·麦小麦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

大家好,我是豆芽妈妈。

我们都见过天上下雨、下冰雹,谁曾想过天上会下灭火器”?

但在孩子的好奇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

2019年7月,一名39岁的二胎妈妈不幸被一个从天而降”的灭火器砸中,抢救无效后死亡,调查后发现始作俑者竟是一个10岁男孩!

历经300多天的审理,这起引发热议的男孩高抛致死案”一审才宣判。

10岁男孩父母,被判赔784520.5元,物业承担补充赔偿49226元。

可这些赔偿,在那个意外离世的母亲面前这些都显得苍白无力。

两个孩子一夜之间,成为孤儿,丧母之痛谁又能真的体会?

网友对此义愤填膺:

小孩不知道高空抛物危险,父母也不知道么?”

持小行凶,坑父母,祸他人。”

网上搜索熊孩子高空抛物”,才发现这样的新闻层出不穷:高空扔玩具砸坏奔驰车;高空扔剪刀吓坏行人;高空扔石头击中头部…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熊孩子扔不了的。

《家庭教育》中曾说:有规矩的自由叫活泼;没有规矩的自由叫放肆。”

孩子的行动力几乎都源自好奇心,玩也是他们的天性,但如果这样的探索”没有规则意识这个紧箍咒保驾护航,那放肆的自由无疑是在玩火”。

vol.1

没有规则束缚的玩乐等于裸泳”

教育家曾说:遵守规则是自由的前提,天性也应在约束之内。”

之前,熊孩子3分钟横穿马路13次”的视频引发热议。

视频中两名男孩,在车流涌动的城区主干道上奔跑玩耍,3分钟内竟来回横穿马路13次!

孩子每跑一次,隔着屏幕都能感到那命悬一线的危险。

最终,一辆轿车避让不及,将其中一名6岁男孩撞倒。幸好送治及时,才脱离危险。

我们常对规则心存侥幸,但意外就只有0和100之分。

车速如果再快点,送去医院再晚点,这个在把马路当游乐场嬉戏的男孩,就再也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了。

孩子毫无危险意识的玩乐”就像定时炸弹,爱他就别让他裸泳”,规则意识是孩子的成长不可缺的护身符。

孩子没有约束的玩乐,时常在无意识地玩火,既能烧己更能祸他人。

5月底,一名6岁男孩从25楼抛下一块砖,砸中楼下的5岁男孩,最终男孩抢救无效死亡。

那天,5岁男孩原本高兴地和妈妈一起去外婆家吃饭,谁曾想一块从天而降的砖让一切的美好戛然而止。

一块砖,让两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就此跌入万丈深渊。

对孩子的规则教育,才是给孩子的最好的保护伞。

关键时刻,不仅能护自己更能保他人。

vol.2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你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教育学家弗洛姆说:父母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爸爸去哪儿》中圈粉无数的诺一,一直在刘烨的约束”下成长。

刘烨看到诺一拿着勺子,恶作剧般地咚咚敲桌子,直接上前制止,没想到诺一越敲越起劲,为了反抗刘烨,直接耍脾气扔了勺子。但冷战过后,诺一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主动承认了错误。

在一般人看来,这不过是小孩子贪玩,干嘛上纲上线、小题大做,但刘烨却坚持规则意识应该从小培养。

别小看孩子的无理取闹,他每一次过火的行为背后都是无数次小的纵容的累积。

孩子的天性如流水,有岸才能成为有序流动的奔腾大海,否则就是灾害。

孩子的岸在哪儿,关键看父母怎么做。

智慧的父母不仅懂得帮孩子建立规则,更能以身作则。

前段时间,坐地铁,一个孩子拿爆米花没拿稳,不小心撒了一地。

父亲一没大声责骂,二没帮他捡,而是带着孩子一起,一颗一颗地把地上的爆米花收拾干净。

孩子从父亲的行为中理解了规则的意义。

网上还看到另一则暖心事件,一个小宝宝在等地铁时,问父母地上的脚印是干嘛的。

妈妈耐心地说:这黄色的脚印呀,是用来排队的”。

与此同时,妈妈和奶奶很自然地排成了一对,然后,小宝宝也高兴地排在了爸爸的前面。

美国黑人作家鲍德温曾经说: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孩子的世界很小,是非观和规则感也并非与生俱来。

父母在孩子面前遵守规则,是给孩子最好的遵守规则课。

vol.3

规则意识

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护身盔甲

给孩子立规矩,常让父母左右为难,经常灵魂自问:我这样是爱孩子么?”

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就并非难事。

1、坚持底线和豆腐心” 说不

我们常边给立规矩,又边自我拆台,终究因为爱”而失去原则。

《妈妈是超人》里的马雅舒就是典型的豆腐心”。

有次,生病还没好的女儿闹着要吃冰淇淋,马雅舒本不同意,最后还是

妥协于女儿的哭闹。

连马雅舒自己都说:我是个容易妥协的妈妈,每次只要她哭,我的坚持就已经掉到零下。”

这样的苦情戏,每天都在各家上演,孩子反复多次后,发现父母的软肋,便软硬兼施,活脱脱fbi攻心计。

父母的底线在哪里,孩子的界限就在哪里。

如果我们一再放宽原则,那么孩子就会进行更大的试探,最终击垮你的终极防线。

2、和善而坚定地坚守底线

李玫瑾教授曾经分享过一个事例,一次女儿想要一个东西,被拒绝后,一哭二闹三上吊,她没有妥协,而是把她带回家。

她陪着孩子任由她哭闹,最多给孩子递上面纸。女儿哭了一会儿,见妈妈丝毫没动摇,便自我作罢。

《正面管教》一书中曾提出:教育孩子要做到和善而坚定。”

给孩子的情绪一个释放的空间,和善而坚定地告诉他:妈妈尊重你的情绪,但你的无理取闹,不管用 。”

相信我,没一个孩子会执着于撒泼打滚这种耗体力又伤神的抗争。

3、6岁之前建立规则意识,坚持三不惯原则

李玫瑾教授曾说:当孩子两三岁跟你闹,最多也就是撒泼,但14、15岁自我意识强烈后再跟你闹,可就升级多了,离家出走、跳楼自杀,真的什么都干的出来,完全不受管教。”

所以立规矩一定要在6岁之前。

1-2岁——秩序敏感期

合理制定规则,重点在预防。触碰原则的事情不能惯。比如偷东西、破坏公物等。

2-3岁——规则敏感期

开始叛逆,不能硬碰硬。但不尊重别人不能惯,教会孩子珍爱生命,更不能伤害他人。

3-6岁——独立意识渐强

温柔而坚定的制定、执行规则。孩子没有责任感不能惯。比如犯错推卸责任隐瞒等。

4、 爱和惩罚并进,让孩子学会自省

教育学家简·尼尔森曾说:错误是学习的大好时机,如何对待错误比犯的错更重要。

美国一位父亲惩罚”10岁孩子的视频曾爆红社交网络。

因欺负同学,孩子被罚三天不许坐校车。父亲为了让他吸取教训,罚他一周跑步上学,刮风下雨也不例外,但孩子在前面受罚,父亲却跟在后面。

经过风吹雨淋,孩子深刻认识到两点:第一、人要为错误付出代价。第二、爸爸不会因为我犯错就不爱我。”

聪明的父母一定会教会孩子从错误中自省。

曾听过这样一段话:

孩子的心是块奇怪的土地,

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

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

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

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看世界的眼睛,指引孩子未来的方向;孩子的言行就像一面镜子,反射出家庭的教育的得与失。

规则意识不仅是保护孩子的盔甲,更是孩子通往未来世界的门。

点个「在看」,让我们一起帮孩子穿上这件盔甲,期待他未来的路越走越宽。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