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善良,却怕被骗!无边界的"善良教育",会养成软柿子 -555电玩游戏平台

文章纯属原创,555电玩游戏平台的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莎士比亚曾说:"善良的心地就是软黄金。"

有的父母从小就教育孩子不要惹事,不要打架,一切都要以和为贵,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自古以来,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似乎人人都在宣扬善良的重要性,有一句话更是被大家常挂在嘴边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无时无刻不在帮助孩子养成善良的品格,告诉孩子要善良的对待他人,要乐于助人,如果他人不小心伤害到了自己,也要对他人采取包容之心,毕竟"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但这种无边界的"善良教育",对孩子的成长真的就是无伤害的麽?

请注意了,孩子的"过分善良",会让孩子成为别人眼中 的"软柿子"

一:无边界的善良教育

"善良教育"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与德国,虽然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但它却在教育层面上没有忽视,德国人崇尚绅士利益,在培养下一代方面更是如此。

在德国,当孩子一入学,老师们首先就会系统性的向孩子灌输各种善良式教育和绅士利益,这种概念性的理念都会被一专业系统化的方式编排入教学课程,并让孩子们逐步的渗透式学习,这是善良教育的开端。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我们常说"以小见大",孩子和家长的性格往往都是很像的,这是因为在孩子成长发展阶段,家长的教育理念塑造了孩子的性格品行,父母的言行举止的确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为人处世上,家长的行为方式被孩子看在眼里,会间接影响孩子的三观,往往会对家长进行一定程度的"模仿",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很多家长错误的认为,所谓的善良就是让孩子秉承着善良的出现,不管对任何人、任何事都秉承着最真挚的额期待,在这种畸形的善良教育下,孩子的的教育,就可能成为别人手中伤害的利刃。

二: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过:"你为人像水一样柔弱,他们不用费什么劲就可以发现你没有什么骨气,他们就会像对待奴隶一样对待你。"

著名的辩论家黄执忠在《奇葩说》节目中回忆起自身的童年时光,他说自己最讨厌小孩子了,因为在自己小学的时候,是受到同学欺凌的一个人,但是那个时候他并没有选择奋起反抗,也不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只能选择默默地隐忍,告诉自己只要熬过去就可以了,但这仍在其内心留下了心理阴影,也间接性的影响了黄执忠的婚姻观和生育观。

前一段时间的很火的一部电影《少年的我们》,电影中的情节让很多人都心生介怀,但其实这种现实题材的电影,也就是现实的缩影,很多人都不曾了解到,几乎每个学校,甚至大部分的班级中,都会存在变相的排挤欺凌。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当自己的孩子表现出过于软弱时,就会给人一种好欺负的感觉,而如果孩子选择隐忍,则会助长施暴者的嚣张气焰,从而变本加厉。

三:善良容易被坏人利用

说到安全问题,家长们应该都很重视,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提醒说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随意跟陌生人说话。但这又和我们对孩子进行的善良教育存在冲突,孩子的过分善良与懵懂无知,往往都会成为坏人得逞的把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韩国现实案例改编的电影《素媛》,这是一部震惊韩国引起轰动的恶性事件,因为太过于黑暗恶劣,极具了讽刺意义,所在给观看者的心灵都造成压抑感。

事件中的小女孩素媛是一个善良可爱的小女孩,有一天下午放学的时候,天色很阴沉、下着小雨,打着伞往家走的素媛看到一个大叔站在小巷子,因为母亲从小就一直给她说要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所以素媛就上前想帮那位大叔遮雨。

谁知那位大叔周身环绕着酒气,看着稚嫩可爱的素媛,伸出了罪恶的魔爪。

被侵犯侮辱的素媛浑身沾满了泥泞和血渍,经过抢救生命被保住了,但却落下了一生都不可挽救的身体残疾,更多的是心灵上的伤害。

如果说这种极度恶性的事例大家觉得只是个例,那么这么多令人心痛的儿童贩卖案例大家应该也都有所听闻,在谴责人贩子的罪恶的同时,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这些人贩子会得逞,不是大人们都教育孩子不能随意跟陌生人说话了么?

其实很多人贩子就是利用了孩子的善良之心,对孩子请求帮助,然后啊孩子带到一个偏僻之处,再展露出凶相。

我们为这些罪恶之人利用孩子们的善良来进行恶行,但也不能否定,正是无边界的"善良教育"导致孩子的善良别坏人利用,让孩子自身被欺骗。

所以,在给予孩子善良教育的时候,家长们也要注意有一个边界和底线意识。

四:善良教育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们在教孩子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时,也要让孩子有这几点意识:

1.是否触及到自己的底线

在保持善良之前,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坚持一个底线问题,先判断该事是否已经违背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如果他人的行为触犯了自己的底线,那么应该保持足够的理智,以自我保护为先。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当别人伤害了自己的时候,自己是不需要一直容忍的,因为我们的善良式给予那些美好的人的,而不是那些给予自己不良感受的人。

2.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证自己的安全

我们要让孩子理解真正的善良,我们要教孩子去识别善恶,也要让孩子知道要先保证自身的安全,才能去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没有办法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我们不可以滥用我们的善良让别人对我们进行伤害。

3.善良也是可以选择性给予的

我们也要告诉孩子,在他们请求帮助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问问自己的内心,善良固然没错,但选择给予善良也是我们的权利所在,让孩子拥有这个意识,可以让孩子拥有更大的选择权,孩子也能获得更加坦然,更肆意,减少了被道德绑架时的压抑感。

善良不是软弱,更不是遇到事情就逃避,正所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遇到不懂得感恩的人,我们就应该收起自己的善良,要清楚善良都是给予那些弱势群体的温暖。

所有的教育都讲究一个界限,善良教育也是如此,我们善良是体现人性所在,但要保证自己的安全不被侵害之下去给予,要让孩子知道,当他人"恩将仇报"的时候,我们就要收起善良,竖起防御,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我是海马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555电玩游戏平台,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