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晨妈说【本文约2500个字,阅读需5分钟】
在有些育儿群里经常听到一些宝妈抱怨自己的孩子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经常选择习惯性的回避,在惋惜之余我们也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孩子在困难来临时会瞬间变成小鸵鸟,把头深深的埋在地里呢?除了他自身原因以外,恐怕家长也要背一部分锅。那么具体情况究竟是如何呢?接下来就随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诚然,在看到孩子懦弱不堪时,家长心中自然是非常痛心的,毕竟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坚强伟大,如果他总是这样懦弱,长大以后又该如何自居呢?但在痛心之余我们更应该努力的去探寻孩子选择回避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01.为什么孩子遇到困难总会选择回避呢?与孩子的性格有关。人们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成败,这句话说起来一点都不假。为什么孩子总会习惯性的选择回避呢?这恐怕和他的童年经历有关。
如果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遇到困难就曾经失败过多次,那么这就会在他的心中驻扎下一个影子,也就是说他注定是个loser。这种固定思维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哪怕他经历过再多的成功,曾经的那些失败在他的心中留下的烙印是始终挥之不去的,所以基于此,这些经历就会逐渐奠基成他的个人性格,并影响他的品德养成,渐渐的,他也就会选择性的回避了。
当然除了孩子自身的性格以外,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占一部分原因。为什么孩子总会选择性的回避呢?是不是您曾经多次打击过孩子,使孩子没有自信心了呢?或者说自信心变少了呢?恐怕是的。
如果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当他最需要鼓励和支持时,父母不但没在场,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讽刺孩子,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会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这种怀疑和否定可能在当时来看是微乎其微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次数的增加,会一次又一次的打在他的心上,以后变成这样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家长自身的行为也占一部分原因,为什么这么说呢?孩子都喜欢有样学样,也就是说,父母怎么做他们就会怎么学,当父母平时不主动,不主动探索一些新鲜玩意,不主动去挑战自我的时候,那么孩子在无形之中就会和父母学。因为父母这样做,所以他也跟着这样做,于是选择性的回避困难也就再正常不过了,但家长要明白,您是孩子的榜样,你往好处走,孩子才能往好处走,你往低处爬,孩子也就往低处爬了。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不就是回避困难吗?没办法,孩子就是这样,我帮他就是了!您帮他可以,但是您帮得了一时,能帮得了一世吗?孩子终究要长大,终究要展翅高飞奔向属于他的蓝天,到那个时候,他又该如何自居呢?
02.孩子遇到困难总有选择性的回避,长大以后又该如何呢?诚然,父母疼爱孩子的心情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父母终将要老去,孩子终将要长大成人,到那个时候,他的困难和坎坷又有谁来帮他扛呢?恐怕只有自己罢了。而他对困难又总是选择性的回避,这样一来,生活就没办法过下去了,所以等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他的生活必定会过得一塌糊涂,因为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坎坷和困难,一帆风顺的人生有,但很少,也几乎不会发生在孩子身上。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面临人生的重重打击,他就会对生活丧失信心,渐渐的,他也就一蹶不振了。
在这种生活重压的影响下,这种负面影响也会慢慢倾斜到孩子人际关系中,当孩子被生活打击的一蹶不振时,当他的性格因此而变得郁郁寡欢时,那么,他在与人交往时也会不自觉的把这种负面情绪传播出来,试想一下,谁愿意和一个整天散发负能量的人待在一起?恐怕没几个人吧。
所以孩子的人际交往也会受到阻力和他待在一起的朋友很少,即使有,也多半是一些损友、狐朋狗友罢了,没有真正想帮他的人,多的是一些落井下石之辈。
我们当然知道孩子也有反抗生活的余地,他也并不会总一味的被生活压榨,但是我们可以想一下,一个人和生活的力量比究竟谁大呢?当然是后者。所以在孩子频繁的被生活打压,频繁的像命运低头时,他就会对自己产生一种浓浓的厌恶感,他讨厌自己,所以就想急切的剥离自己,可是自己又属于这个肉体,因此灵魂和肉体就会产生分裂,到那个时候孩子的精神恐怕会崩溃,这是最严重的一种情况,但也并无不可能。
为人父母,不仅要教给孩子一些生活技能,更应该教给孩子一些生活本性,更应该让孩子懂得一些深刻的道理,然后让他努力的保护自己,努力的去面对这个世界。那么作为家长,究竟该如何教会孩子勇敢的面对困难呢?
03.怎样才能让孩子坚强的面对困难呢?在面对困难这个词中,有两个字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困难。也就是说,在生活中你应该时不时的给孩子制造一些困难,如果他的生活一帆风顺,长大以后他会怎能拥有战胜困难的能力和勇气呢?所以基于此,家长平时应该时不时的给孩子出一些小难题,当然,这些难题应该是在孩子能力之内的,在处理完这一切后,家长就需要在一旁冷静的观察孩子的表现,您不必参与其中,只需要静静的看着孩子自己去做便罢了,当出现意外情况时你再出手也不急。
通过这么一操作,您就会实打实的看到孩子的能力在哪里,而事后你也可以提供自己的帮助和支持或者给予建议,如此一来,整个行为过程就圆满施展开来了。
当然除此之外,家长也应该学会和孩子谈心。很多事情之所以无法解决,就是因为内心存在一个心魔,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打败这个心魔才是。
为什么孩子不能勇敢的面对困难呢?是不是因为他小的时候就曾经遭遇过挫折呢?是不是因为父母曾对他说过一些不好的话呢?如果是的话,请您和孩子沟通,并主动帮助孩子打开心结,这个过程是困难的,也是异常漫长的,但是请放心!只要您肯走,只要您肯做这件事情,一定是可以办下来的,通过这么一交流,通过这么一心贴心,孩子就会向父母打开心门,相应的,这个心魔也就不复存在了。
除此之外,父母也要有样学样,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让孩子变得坚强,那您就不能懦弱,在平时尤其是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候,一定要显示出您的坚强勇敢才是,您要经常战胜困难,经常挑战新鲜事物,通过这么一做,让孩子在旁边一看,问题就能够显现出来了,孩子也能够有样学样朝着父母前进的方向日益进发。
孩子面对困难总心生胆怯之心,这种事情在生活中并不常见。父母想让孩子坚强,而孩子却一再的懦弱,除了责怪孩子之余,我们更应该思考是什么原因才推动孩子走到了今天,也许在了解了原因之后,您就知道该如何切实的去做了。
那么,你的孩子曾如此懦弱吗?你觉得原因是什么呢?欢迎说出你的想法,并和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我是晨妈妈,也是一位4岁宝宝的妈妈,是高级育婴师,如果你在育儿的过程中,遇到棘手的问题,可以随时向我提问,每天我会分享育儿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宝妈们,请给我点赞转发 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