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除了“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还写了这些颇具教育意义的示儿诗-555电玩游戏平台

导语:每一位家长,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都会或多或少遇到一些难题。问题出现时,与其发出我太难啦!”的呼喊,不如仔细审查一下自己的态度和方法,寻找一下教子良方”。对孩子的教育,关系到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所以亲子教育,是古今中外每一个家庭建设的重点工程”,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宋朝的时候,有这样一位父亲,充满骄傲和自豪地说:我所依靠的这张‘底牌’,胜过无数的荣华富贵。”说这话的就是:毕生主张抗金,志在收复失地的著名爱国诗人——陆游。

我们先来看看他怎么说出这句话的:

冬夜读书示子聿八首 其一(宋·陆游)

  七言绝句 

宦途至老无馀俸,贫悴还如筮仕初。

赖有一筹胜富贵,小儿读遍旧藏书。

当时的陆游,年事已高,俸禄微薄。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和他刚刚参加工作时,相差无几。不过,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最小的儿子子聿”,虽然年幼,却喜欢读书,把家里的藏书都读遍了。

老来得子,陆游对这个小儿子,丝毫不逊于现代家庭对于独生子女”的宠爱。

不过,在陆游的26首《示儿》中,却丝毫他看不出对孩子的溺爱。这位伟大的诗人,把对儿子的关爱和培养,都化作了精美的诗句,贯穿到了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为后人留下了亲子教育方面的宝贵财富。

亲子教育,话题虽热,但具体怎么定义呢?请看——

亲子教育,是建立在家长的三观”框架里的一项复杂细致的活动。家长的知识结构、认知层次、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过程等所有的这些活动和经历,通过亲子教育,会直接影响孩子成长的每一阶段,最终决定其将来作为新的社会成员的优秀程度。

在陆游的这些《示儿》诗中,某些观点和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听说恰当的(道理)要勇于改正自己,看到贤良的(人和行为),就要与之看齐。这样的做人处世观点,放在任何时代的社会生活中,都具有确切的指导意义。

文能换骨馀无法,学但穷源自不疑”、外物不移方是学”如此专注的学习态度,和诸葛亮《诫子书》中夫学须静也”的观点,有着遥相呼应的默契,可见在教子、治学方面的共性是相通的,这也为我们后人指出了师古鉴今的途径。

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年底,陆游七十四岁时,也就是他罢官东归十年之后,又写了一首诗《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既可以看作陆游对治学经验的总结,也可以看作对后人的告诫。

冬夜读书示子聿八首 其三(宋·陆游)

  七言绝句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告诉我们,在做学问方面,从小不遗余力的早下功夫,精准投入,坚持不懈的追求真知,是避免老大徒伤悲”的良方。躬行实践,亲力亲为,把书中得来的学问,在实践中深入理解贯彻,转化成自己的本领和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才是终极目标。

冬夜,灯下,一对父子捧卷读书,此时的陆游不失时机,和儿子讨论着读书做学问的过程和方法。这样的画面,如此的陪伴,试问现在有几个家庭能做到呢?

在陆游一生中的爱国、爱家、爱子情结,每一部分都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来看大家都熟悉的陆游的另外两首诗:

书愤(宋·陆游)

  七言律诗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是,北望中原的故土和人民,充满了未竟的豪情, 战斗经历的回顾,壮志未酬的激愤和鞠躬尽瘁的决心。

陆游的爱国主义激情,贯穿在了他的一生和九千多首诗作中,这一终生不渝的志向,也奠定和形成了他无穷的人格魅力,和诗歌作品的显著特色。

示儿(宋·陆游)

  七言绝句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陆游的绝笔诗。弥留之际,在对儿子的谆谆告诫之中,陆游念念不忘的仍然是祖国的统一,失地的收复。此去经年,后世的人们在读到他诗中表现的这种执着、深沉、真挚、热烈的爱国激情,照样会感动,引起共鸣。

在古人看来,家国情怀,是他们心目中的圣山;忠恕,是通往圣山的必经之路。古人对孩子的教育,不外乎指给他们目标,搀扶他们上路;然后尽心尽力去做就可以了。不要因为过多的在乎沿途的利益得失,而陷入舍本求末的困境。

每个家庭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更优秀,理念和方法的不同,必然导致教育结果的差异。

虽然时代不同,但是亲子教育的目的都是一样的。

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那些喊着我太难啦!”的家长,往往都是在强调自己如何的为家为孩子挣钱,如何忙, 如何不容易,然而实际他们在忙啥呢?白天抓生意的钱,晚上喝应酬的酒,节假日打交际的麻将。

还有一部分家长,不惜重金为孩子报班、请家教、每天孩子的作业是否完成,分数、名次增长了多少,对这些纸上”的学问关注有加,而忽视了自己的提升、给孩子的陪伴,和对孩子人生格局的建立。

我们来看看陆游,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是怎么做的:

示儿(宋·陆游)  

舍东已种百本桑,舍西仍筑百步塘。早茶采尽晚茶出,小麦方秀大麦黄。

老夫一饱手扪腹,不复举首号苍苍。读书习气扫未尽,灯前简牍纷朱黄。

吾儿从旁论治乱,每使老子喜欲狂。不须饮酒径自醉,取书相和声琅琅。

人生百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愿儿力耕足衣食,读书万卷真何益。

园中晚饭示儿子(宋·陆游)

  七言律诗  

一饱何心慕万钟,小园父子自相从。

蚍蜉布阵雨将作,蛱蝶成团春已浓。

涧底束薪供晚爨,街头籴米续晨舂。

盘餐莫恨无兼味,自绕荒畦摘芥菘。

这样的引导、陪伴不正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吗?并且,我们从陆游这些《示儿》诗中,可以看出,陆游并没有按照自己的设想,用溺爱去扭曲孩子的愿望和志向;或者从自己的人生愿景出发,不顾及孩子的身心特点,而乱投棒喝或体罚的猛药”。

古人的教子观念都是非常朴素的,方式方法也是简单而直接的:读书要读圣贤书,读正确的书,做事就做正当的事,保持未用厌锄犁”的心态,和曲肱饮水亦欣然”的洒脱。

这样的态度和方法,很是值得我们深思、体会和学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