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儿童思考力台湾
前天,一向言之有物,滔滔不绝黄磊竟然在讲道理这件事情上遭遇了瓶颈,被回嘴到无话可接,只得终止,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转黄磊微博:妹妹早餐没吃完,我和她谈不浪费的事情,我告诉她不要浪费,她说她知道,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不知道,我告诉她因为你现在浪费的每一颗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从地里面种出来的,你现在浪费的东西将来你长大了就吃不到了,她说所以我以后一直都会吃到糖,因为我从不浪费糖。
我只好绕开这个角度,继续跟她说我们不能浪费,因为公主都不浪费,她说可是公主从来都不吃饭呀,我说那是在动画片里面没有拍到,公主其实都吃饭,而且都吃干净。她说对,因为公主在动画片里面的时候,她们都忙着在演戏,没有时间吃饭。关于不浪费的话题就到这里暂时终止了……
网友纷纷留言:一向会教育孩子的黄老师在多妹这儿仿佛遇到了珠穆朗玛峰!娃娃的思维永远跟我们不在一个频道,和小孩子永远都说不通...
前几天我在小区散步,也碰见了类似的事情。一个4岁左右可爱的小女孩站在脚踏车旁边发愣,妈妈站在旁边在滔滔不绝地说着,大概意思是小区里人多、车多,不能快骑、乱骑,容易撞到人,出危险,还会碰到小狗狗被咬,妈妈追不上,到时候怎么办...... 作为一个大人,觉得这些话很对,也能理解妈妈担忧的心情。但是,对孩子有效果吗?没有。
因为孩子听不懂!一是由于语言表达的问题和生活节奏的影响,大人与孩子对话未考虑到年龄或语言理解的差异,对孩子的说话方式和成年人之间的对话方式一样,并没有转化成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孩子太小,词汇理解能力有限,有些事情没遇到过,更增加了理解难度。她只会困惑:妈妈这么激动,到底怎么了,我什么时候可以继续骑我的脚踏车呢?二是大人经常说的词汇孩子记住了,使得孩子的语言提早成熟化,但孩子只是模仿,却未真正明白该言语的意义,而大人又以为孩子能听懂,相互间会产生许多沟通矛盾。和幼儿沟通,家长只需平静温和的告诉孩子怎么做就好了。比如上面这位妈妈如果直接和孩子说:慢慢骑,在妈妈旁边骑。这样和孩子沟通会有效得多,亲子关系还很愉快。
既然孩子小,理解不了道理,我们该用什么方式教孩子呢?有三个方法供大家参考:
别和7岁以下的孩子用嘴讲道理,而要把道理融入日常行为,影响孩子,7岁以前的孩子的学习特点是模仿,有样学样;亲子阅读,带着孩子读品德培养方面的绘本故事,孩子会被绘本拟人的写法带入到故事中,有所感受;制定家规,家人都是这样的做法,不用讲大道理,习惯成自然。你有哪些育儿心得?欢迎留言交流
点击右上角关注:儿童思考力台湾,育儿路上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