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6岁了,这几项生活技能还没掌握?你要注意了-555电玩游戏平台

相信每一位家长心里都有这样的疑问:孩子的成长是否有规律可循?

美国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在40多年时间里,追踪了数千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得出的最终结论显示:人类行为的成长模式是十分有规律的。

通过这个规律,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会产生什么样的思考、应该锻炼怎样的能力,甚至可以相当准确地预料孩子在接下来年龄段可能发生的行为。

针对这一点,很多科学家都做过相似的研究。

例如上世纪90年代,美国堪萨斯大学的贝蒂·哈特与托德·雷斯利博士的3000万词汇鸿沟”研究标明:儿童到了4岁左右,平均接收的词汇量之差可以高达3000万。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孩子0-3岁时,父母是否经常跟孩子沟通。

可以说,读懂不同年龄孩子的特质,对于建立更融洽的亲子关系,让宝贝健康成长大有裨益。而这些研究,无疑为爸爸妈妈们提供了一份科学的指导。

所以,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究竟应该怎么带,新手爸妈们又该注意哪些问题?

--- 1岁 ---

成长特征:迅速成长

1岁半到2岁半的孩子处于迅速成长的时期,在这段时间爸爸妈妈最重要的任务是照顾好宝宝的身体健康,帮助宝宝锻炼常规的认知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家长囿于传统观点,认为这个时候的孩子还不会说话,也不见得能理解多少大人的意思,就忽略了亲子之间的语言交流。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开始了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抓住机会多和宝宝聊天、讲故事,能够让宝宝更快地适应这个世界。

关注能力:认知能力

爸爸妈妈可以在每天晚上专门找出一段时间跟宝宝交流,随便说点什么生活中的事情,或者读一段小故事,让他们爱上你的声音。同时,由于环境安静、舒适,加上爸爸妈妈温柔的怀抱,会让孩子产生亲密的安全感。

-- 2岁 ---

成长特征:自我意识萌发

2岁的孩子已经能够简单地与大人进行交流,而各种各样的问题也纷纷找上门来。而爸爸妈妈们最头疼的,莫过于孩子动不动就打滚耍赖,显得自私霸道。

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都只是因为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但却不懂得表达出来,甚至有时候他们自己都还不明白自己产生了什么样的意图,只是靠着本能驱使行动。

比如,你教孩子搭积木,他却偏要推倒你的成品。这时,他们并不是有意要跟家长对着干,而是正在好奇、琢磨自己主动推”与积木倒”之间的关系。

作为家长,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不要过度打压孩子的坏行为”,而是把那理解成他们探索、学习的求知行为。

关注能力:认知、判断能力,表达能力

对于认知、判断能力的培养,父母可以多陪孩子玩积木、拼图、立体拼插等玩具,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把主导权交到孩子手中,让他们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决断能力,探索不同的零件之间的拆分、组合,建立起对方向、物体、材质,行为与结果之间各种信息的认知。

而对孩子一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的表达能力,则可以通过阅读进行锻炼。儿童的阅读与成年人的阅读不同,当我们提及低幼阶段儿童的阅读时,更多的是由爸爸妈妈们读书给孩子听,让孩子接受画面、文字的刺激,学会接受书本带来的各种信息。

想要让宝宝快速认识世界,可以选择强调认知功能的纸板书,认识颜色、动物、食物等等,内容包罗万象。

想要快速抓住宝宝的眼球,则可以选择脱胎于各种ip形象的图画故事书,例如市面上卖得比较火的《迪士尼宝宝睡前故事》《托马斯和朋友宝宝品质培养绘本》《小猪佩奇我有好习惯绘本》等等,这些ip历经时间和市场的检验,收获了大批小朋友的喜爱,能让孩子更快接受。

《迪士尼宝宝睡前故事》

《托马斯和朋友宝宝品质培养绘本》

这些故事书大多是一套二三十册,小开本薄册子,一本书一个故事,一套就可以讲很久,而且遇到孩子喜欢的故事,还可以随手装在包里,出门旅行、郊游的时候都可以读。

《托马斯和朋友宝宝品质培养绘本》

--- 3岁 ---

成长特征:体验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3岁的孩子进入了一个友善、平静、充满安全感的时期,他们易于接受父母的教养、也乐于分享自己的东西。

但好景不长,从3岁半开始到4岁,随着孩子对世界的了解和自我内心的成长,想要支配外界却偶尔力不从心的感觉,让他们充满了不安全感,也逐渐学会了反抗”。

无论是一开始的顺从,还是随之而来的反抗,都意味着孩子正在体验自我”这个个体,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所以,这个年龄也是孩子内心建立秩序”的关键时期。他们会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来建立自己的秩序”,并去极力维护这种秩序”。比如一定要自己剥橙子,睡觉前一定要妈妈给他关上卧室门,爸爸关就不行等等。

关注能力:培养生活习惯

孩子建立自我秩序的时期,同样也是培养生活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那么,好习惯千千万万,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在这个专注培养习惯的年龄段,什么习惯是家长一定不能放弃的?

毕淑敏曾说:让孩子爱上阅读,必将成为你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资。”

哈佛心理学教授、儿童语言习得方面的专家susan e. carey认为,2-5岁的孩子,平均每天能被动学习2-4个新字。如果接触阅读,这一过程会加速。

如果从刚出生就一直听爸妈讲故事,孩子便会逐渐对故事发展的过程产生记忆和认知,当他们有了语言能力后,很多时候甚至可以顺畅地带出下一个字、一句话、一段故事。许多我们成年后依然印象深刻的童话故事、动画故事,其实都是儿时的晚安故事。

如今孩子能接触到的阅读素材,比我们小时候更是丰富了许多。很多低幼绘本除了能够锻炼孩子的阅读习惯,还能够通过故事情节潜移默化培养孩子的各种品质。例如,国民小火车托马斯和朋友”系列就有很多套培养小孩品质的绘本。

如何跟小伙伴愉快玩耍,被爸爸妈妈批评了怎么办、走路时候摔倒了怎么办、不小心把杯子打碎了怎么办……这些绘本为孩子的好行为,带来了最初典范。

--- 4岁 ---

成长特征:活泼好动,好奇心爆发

4岁的孩子活泼好动,爱冒险,爱刺激,喜欢所有新鲜的事物,不认识的人、新的地方、新的游戏和新书,都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

而且,4岁的孩子也逐渐发现大人虽然握有大权,但是并非全能,所以自己做点坏事也未尝不可,至少屋顶不会因此而塌下来。可以看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逐渐开始明白事理,知道好坏了。

能力:学习能力

对于好奇心爆棚的年龄段,人文、社科、自然、地理……方方面面的知识都有可能引发孩子的注意力,趁此机会锻炼孩子的学习能力必不可少。让孩子从小掌握从书本中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接下来的人生,都会产生重要意义。

不过,在这一年龄段,爸爸妈妈可能随时会被孩子问住,不如让孩子尝试各种类型的图书,打开京东、当当童书畅销榜,常年占据榜单的绘本随便挑。

--- 5岁 ---

成长特征:产生家庭、亲情意识

5岁的孩子总会给大人一种终于长大懂事了的感觉,经历了4岁的冒险期”,这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家、自己住的那条街,以及幼儿园的教室。他们变得安静、有节制、更顾家,也更愿意遵守既定的规则、限制。

能力:情绪管理力、人际交往力、感恩、专注力

趁着好不容易来临的乖顺期,爸爸妈妈可以着手锻炼孩子的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能力了。毕竟这个时间段的孩子已经进入幼儿园,开始了最初的集体生活,很多动画片中的故事,都可以带给他们与小伙伴相处的好方法。

同时,在这个年龄段,锻炼孩子的倾听能力也非常重要。很多时候,孩子在小学阶段表现出来的注意力低、反应慢,其实都是倾听能力不足的结果,他们在老师讲课或布置课堂作业时,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无法顺利get老师的话。

所以,爸爸妈妈可以在日常跟孩子交流时,多给孩子设置一些简单的任务,少为孩子代劳”,让孩子明白指令”与行动”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多进行互动,通过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复述,观察孩子是否真的接收到了其中的讯息。

--- 6岁 ---

成长特征:

6岁的孩子进入了暴风骤雨的人生第二叛逆期,这时孩子世界的中心不再是爸爸妈妈,而是他自己。他们与家长的关系游走于两极之间,既深深地依赖爸爸妈妈,又不断尝试自己做主。什么事都争强好胜,也很容易受到伤害。

其实,叛逆只不过是表象,叛逆之下是孩子日渐增强的思维能力,他们有了自己的思考,不再是爸爸妈妈的应声虫,自然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思考来行动。

能力:逻辑、思维、判断力

对于想要摆脱爸爸妈妈控制的6岁小孩来说,如何让他们成长得更顺畅,成了摆在家长面前的难题。这时候,多让孩子接触外界的世界,引导他们思考而非进行命令式教育,会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爸爸妈妈也可以把选择权相对交到孩子手中,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故事书、动画片、儿歌、电影等等。很多孩子喜欢的动画片,都有同形象的故事书,刚好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阅读。

例如,迪士尼的每一部电影几乎都有同名绘本《狮子王》《超人总动员》《疯狂动物城》《冰雪奇缘》……

相较于动画,图书有更好的留存性,孩子什么时候想看就能看,安静、平缓的阅读环境,也能够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思考故事背后的情感和意义。

成长就像拓荒,发现路线不对就要及时调整,久而久之,一条小路就踩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能提供最完美的帮助就是温柔、平和地引导孩子慢慢成长,在他哭泣、急躁、悲伤的时候及时提供帮助,孩子自然会在爱里成长,也学到他该学到的所有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