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那么痴迷辅导班? 家长谬误在于: 以为上课才是学习-555电玩游戏平台

没有一代家长比今天的家长更痴迷于辅导班。我们把孩子送进教室,从监视器里看着他们安安静静得坐在里面,想象他们正幸福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知道孩子们又没虚度一天,是缓解父母焦虑的镇痛剂——短暂麻醉的快感,掩盖了引起疼痛背后的病因,甚至产生药物上瘾。

01

别的孩子都在报班,我的孩子怎能落后?

我愈发能理解现在父母的焦虑,大概是这个暑假开始的。

之前孩子还小,我沉浸在他成长的喜悦中,用本能的方法与他相处,读绘本、听儿歌、讲故事、看动画片、搭乐高……这些都是我们美好的亲子时光,我一点都不感到焦虑。

直到今年暑假,他开学要上中班了,我切实感受到来自周围的压力。

他的同学都已经开始报班了,英语启蒙、数学思维几乎是标配,有余力的前提下,有些孩子会去上围棋课、舞蹈课、篮球营、主持人班等,其他运动和文艺项目。一个学龄前中班的孩子,每周赶3、4个场子是平均数,有些还在学编程。

而我家儿子的报班数量是:0。

一边看到别人家孩子很高效得上各种培训班,能力真的很强,算数好、语文好、英文好,才艺好,列举了都是痛,一边看到自家孩子的暑假又要虚度了。

连我妈都忧心忡忡:快6岁了,真的不给他学点什么吗?

有几次我都快要向这样的焦虑屈服了。我心里有一个声音在说:“孩子,你学到什么不重要,你去上课吧,去教室里坐着吧!”

于是,我开始给他寻找一些试听课,孩子表现也很配合。

可试听结束后他跟我说:妈妈,我不想去上课,我想在家自己学。

我问:“你在家学什么?”

他说:乐高、磁力片、卡通尼乐园、平衡车、starfall(一款英语学习app)、汪汪队、游泳、“看里面”(百科全书绘本)……

相信你跟我一样,听到这样的回复肯定会嘀咕:屁来,这哪叫学?明明就是玩一天嘛……

认为只有报班上课才是学习,只有知识性的学习才是学习,可能是所有中国家长的通病。

这里面显然有问题。

02

你以为的学习,其实是“被教授”

今年,有一期《三联生活周刊》做了一个“技术改变童年”的专题,里面提到了一个观点,让我大受启发。

美国教育家、人工智能先驱西摩尔·派普特一生致力于理解孩子怎么学习,孩子的学习到底是什么,以及怎么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学习。他对智力的观点,受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影响颇深。

西摩尔·派普特(seymour papert),被誉为“儿童编程之父”

他将人的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分成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始于一个婴儿刚刚出生的时候。从出生开始,他就开始了学习。他通过探索、触摸、玩来学习,什么东西都塞到嘴里尝一尝。他们不仅学习与物的关系,还有与人的关系。这是一个由个人驱动的学习。

父母也许觉得自己决定了孩子学什么,但是实际上他们起到的作用很小。大部分时候,孩子都是自己在学习。

第二个阶段,是当孩子看到一个感官经验之外更广阔的世界。比如他看到大象的照片,他好奇大象吃什么,但他无法直接探索这个问题,而只能从经验性的学习转向符号的学习,从自主的学习转向依赖他人的学习。

照西摩尔·派普特所言,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转换是一种创伤性的变化。因为上学以后,你必须停止学习,转而接受“被教授”。

很多孩子在这个阶段被扼杀、被毁灭。而少数人之所以生存下来,是因为他们学会了一些重要的技能,比如学会了阅读,学会了使用图书馆,学会了如何探索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所谓第三个阶段,就是从第二个阶段幸存下来的孩子,重新回到了第一阶段。无论是艺术家、科学家,他们在重重险之中找到一种有创造性的活着的方法:“他们像一个孩子那样活着,他们探索,实验,听从内心的驱动,而不是别人的教诲,更多依赖直觉和经验,而不是符号。”

父母认为,上课才是学习,知识学习才是学习,但恰恰相反。

孩子从一出生就不所不在学习中。学习探索世界、学习掌握自己的四肢五官和喜怒哀乐、在玩耍中扩大自己的能力边界。而当他们开始上学了,“学习”反而不见了,他们转而“被教授”。

有一天,我看到孩子在用两块积木、一张纸和一辆小汽车玩傻乎乎的“过桥游戏”。他试了几次纸桥都在半路坍塌,渐渐他可能发现其中的受力规律,于是慢慢调整积木之间的距离,把纸折起来,最后小汽车终于冲过去了!

他高兴坏了,而我被这个场景治愈。

现在,科学家和教育学家们都在努力研究如何消灭人类学习的第二阶段(被教授),或让第二阶段来得不那么猛烈,我为什么还那么着急把孩子送进工业化模具制造、批量生产的知识学习环境,着急要扼杀他自我学习的天性呢?

03

为什么我们那么痴迷辅导班?

我清楚“第二阶段学习”的需求来自哪里。目前国内的教育,不管是学校体系还是社会期待,都要求教学一定要高效。从评估角度来看,知识点接受了多少,学生理解和掌握程度的多少,也容易被量化。

辅导班和家长,是双向选择的过程。

大部分家长不了解学习原理,分数当然是最直观的成果,孩子出口会背唐诗,计算题做得又快又对,能弹一首完整的曲目就代表学得好,这些都是可以看得见的。看得见成果,这钱花得明白。

而大部分辅导班对学习原理并不在意,跟教育更沾不上边。他们并不在乎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给孩子的人生打下怎样的基础,他们的目标很清晰:迎合家长的需求,当下把小孩“教会”,保证效果可见,让父母的钱花的安心。

于是就会出现:“7天学会拉一首小提琴曲,一个暑假认字上千,一期课程达到美国小学生水平……”之类的强调学习效果的宣传语出现。

说到底还是父母的不安和焦虑。

如果我说,我们用以安抚自己情绪的代价,剥夺的是孩子童年的自由,还有他们面对生活的内在动机,你还会觉得这些“付出”真的无愧于心吗?

孩子来到世界上,天生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以及强烈学的欲望,都是经过自然选择塑造的,以服务于自我教育的功能。一个孩子的成长目标,应由自我驱动、独立思考、身体力行、充满活动,通过自己的选择,将生活向自己想要的方向推进。

过度痴迷辅导班,会毁了这一切。

04

那些看不见成果的学习,需要被重视

2015年,《扬子晚报》记者调查了当年高考中,拿下各省辖市文理科状元的21名考生,发现89.66%的状元没有参加过辅导班,仅14%在寒暑假上过辅导班,33%状元学过奥数,不过他们说“不感兴趣千万别学”。

“我小时候几乎没有上过补习班。课外的竞赛学校有专门的培训,不会自己去补习。”今年刷屏的广西省高考状元杨晨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比起培训班,那些学霸之所以成为学霸,他们谈到的更多是“非智力因素”,比如学习方法、勤奋以及不服输的精神。说到学习方法,如果没有大量的探索和反省,又怎能总结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呢?

回想起我读书的时期,因为害羞不敢戴眼镜去学校,我大概从五年级开始就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了。老师上课或补习班上讲的,我只能听4、5成。一旦开始写板书,我就不得不自己读教材了。

因为成绩没受影响,我瞒过了所有人,一直到大学我都比较少听课,尤其是那些只有知识没有观点的课,我自己看书效率会更快。我有时会想,我自认学习能力比较强(跟真正的学霸不能比),学习欲也比较旺盛,好奇心一直都在,也许就是我当年养成的自学习惯帮到了我。

不是长期“喂养”大的孩子,才能学会如何捕猎,也才能知道自己要吃什么。

随着孩子长大,他们最终会进入学校,开启系统化知识学习的模式,他们必须去适应这套规则,这无可厚非,也容不得家长特立独行。但现实是,有太多原本淡定的家长被裹挟在焦虑的洪流中迷失,有一些过度焦虑的家长把孩子的每一天都排得太满。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斯蒂克思鲁德和奈德·约翰逊发现,我们正在养育最焦虑的一代孩子。越来越多的孩子要么偏执得想成功,要么觉得一切努力没有意义,北京大学也被“空心病”席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心理学家说,几十年前,孩子的周末都在外疯玩,父母根本不知道他们跟谁玩,在哪里。现在,不仅周末,孩子们的绝大部分时间被各种家长规定的课外班填满,很多人在高中时就感到筋疲力尽。

没玩够的孩子,无法充分发展自己基因中带出来的学习欲望,无法满足控制自己欲望,因而很容易沉迷在电子游戏中,之后的人生出现失控时刻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我写这篇文章目的不是想告诉各位,大家都别上课啦,让孩子在家愉快玩耍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