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共情能力:当父母拥有它,就能做孩子的"心灵捕手"-555电玩游戏平台

作为父母大多会有这样的经历:面对孩子"无理取闹"时给孩子讲道理孩子也不听,总是和自己"唱反调",真的搞不清楚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而采取的处理方式要不就让孩子的"无理取闹"自生自灭,要不就"以暴制暴"来控制孩子,最后形成了一个"孩子敢怒不敢言,父母猜透心思难"的恶性循环。

其实,这是困扰父母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当孩子"无理取闹"时,父母究竟应该怎样和孩子沟通交流,或者说怎样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呢?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早教中有一门课程叫"技能课",课堂上只有老师和孩子,父母只需在教室外静静观察孩子的表现。课程旨在锻炼孩子离开父母之后,如何处理自己遇到的问题和表达自己需求的能力。

圆圆,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在其父母看来,圆圆文静而守规矩,但有点不自信,很敏感,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当自己的需求不能满足时,就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继而哭泣,无论父母怎么安慰都无济于事。某次技能课上,圆圆的玩具被同桌的小朋友抢去了,然而圆圆没有反抗和回击,情绪一下变得低落,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可见圆圆此时既伤心又无奈。见此情况,圆圆的妈妈就走进了教室,决定去安慰圆圆,于是就出现了妈妈和老师的不同处理方法。

我们先看看妈妈的处理方法:

看着圆圆伤心委屈的样子,妈妈着急地问到:"怎么了,圆圆?不要哭了,我们要勇敢,没事的。"可是圆圆似乎并不领情,什么都不说,似乎变得更加委屈了。"你的玩具是不是被同桌小朋友拿走了,妈妈在这里,你可以向他要回来啊!"妈妈又继续安慰。殊不知,圆圆哭得更伤心了。

我们再来看看老师的处理方法:

看着妈妈的安慰无济于事,于是老师也开始安慰圆圆。老师蹲下身子,拉着圆圆的双手说:"圆圆,老师知道你的心里很伤心,因为小朋友把你的玩具拿走了,小朋友那样做是不对的,是不是?"圆圆轻轻点点头。"圆圆,若是你想要玩具,你可以告诉小朋友那是你的,不能拿走,若是你不愿意那样做的话,你也可以找老师,老师可以帮助你,你也可以问老师再要一个",老师温情地说到。圆圆似乎明白了老师的意思,不再哭了,拿着老师重新给的玩具又开心地玩起来了。

虽然妈妈和老师都是在安慰圆圆,但结果却截然不同。妈妈的安慰偏向于"惯常思维",也就是从圆圆哭这个结果出发,想要"一针见血"地让圆圆不哭,然而没有起到效果。而老师避开了圆圆的"痛点",从其他小朋友的错误为切入点,占据圆圆的心灵高地,并给了圆圆选择的权利,引导圆圆表达了自己的需求。

仔细分析老师的处理方式,其实这是共情能力的一种体现,也就是换位思考,老师站在圆圆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最后走进其心里,并成功引导圆圆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父母对孩子拥有共情能力,就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孩子的"心灵捕手"。

01共情能力:父母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

读懂孩子的内心想法是正确教育引导孩子的前提。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父母喜欢站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来教育引导孩子,从而导致与孩子的需求产生巨大的反差,孩子自然不愿意接受,也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孩子出现情绪行为时,父母给孩子讲道理,孩子又听不进,这样就会导致父母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或者直接将情绪发泄到孩子的身上。造成这种"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还是父母不能换位思考孩子的想法,没能找准引导孩子的切入点,也就是共情能力缺乏的一种表现。

共情能力,指的是一种能换位思考和体验他人的处境,从而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这是来自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一种阐述。这种能力也被看作是社交中的一种重要能力之一。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共情能力不可缺少,它是父母走进孩子心灵的一把钥匙。

父母对孩子共情能力的组成主要包括:情感识别、移情和引导。

①情感识别:指的是父母能够及时识别孩子的情绪变化。

②移情:指的是父母在观察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后,自主地分析和感受孩子所处的环境,并在此基础之上,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自己应该做出的反应。

③引导:指的是父母以成人的智慧,孩子的眼光来改善孩子的情绪,并合理表达自己的需求。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是父母与孩子划定的界限,孩子的情绪控制和需求表达还得靠孩子自己本身。

父母对孩子共情能力的具体体现过程是:

孩子需求没得到满足→孩子出现情绪行为→父母识别孩子的情绪行为→换位思考孩子身处的环境→分析思考自己应做出的反应→引导孩子做出改善→孩子发出行为

很多父母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总是不愿意和自己沟通交流,一交流就会出现矛盾。导致这种局面的出现可能是父母缺乏对孩子的共情能力或是这种能力的层次比较低下。

父母对孩子共情能力划分为两个层次:

高层次:父母对孩子的情绪确认+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孩子的不足之处+父母对孩子的建议+父母对孩子的询问(给孩子选择的同时,也是对孩子的尊重)

低层次:父母对孩子行为的疑惑+给孩子讲道理+否认孩子的想法/建议孩子改变想法

案例中,老师在安慰圆圆的时候,首先确认了圆圆伤心的情绪,并站在圆圆的角度进行了思考,最后以选择的方式来让圆圆表达自己的需求,这应该是高层次的共情能力,能起到较好的沟通效果。反观妈妈的做法,一上来就带着"疑惑",进而讲道理(因为要勇敢,所以不能哭),企图来否定和改变圆圆伤心的这个情绪行为,所以属于低层次的共情能力,没有起到正向导向作用。

02父母共情能力的基本功:感受孩子的感受,学会关注和接纳孩子的情绪行为

很多时候,孩子出现的一些情绪行为,在父母看来就是一种"无理取闹",而父母对孩子的"无理取闹"总是喜欢通过一味地给孩子讲道理来否定或改变孩子的情绪行为。比如:"你要勇敢,不能哭"、"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哭是没有用的"……,这些所谓的"道理"其实折射出了父母不会对孩子换位思考,不会感受孩子的感受。父母要练就共情能力的基本功,就需要抓住"三个关键点"。

关键点一:父母对孩子的耐心是父母共情能力基本功中的基本功

教育引导孩子没有捷径,唯有父母对孩子的耐心。孩子从接受刺激,到做出反应,再到调节自己的情绪行为,这是一个时间过程。若是父母失去耐心,那么对孩子的态度又将成为刺激孩子情绪行为的又一因素。所以当孩子出现情绪行为时,父母尤其注意要有耐心,切忌急功近利,一蹴而就。

关键点二:父母先用情,再讲事,避免戳中孩子的"痛点"

"先用情,再讲事"是共情能力运用的一个原则。父母要知道,当孩子还在情绪行为之中时,其内心是绝望和无助的,通常是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父母往往是先讲事,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这无疑是给孩子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所以为了避免父母戳中孩子的"痛点",应该先用"情"去抚平孩子受伤的心灵。

关键点三:拒绝"以暴制暴",这是共情能力从"0"到"1"的突破

对孩子"以暴制暴"是父母没有共情能力的体现。父母"以暴制暴"只会产出更加暴躁的你和更加叛逆的孩子。共情能力讲究的就是要换位思考,而"以暴制暴"与此相违背,是绝对不可取的。所以父母不再"以暴制暴"就是为拥有共情能力走出的第一步。

03共情能力的延伸:父母要启发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

若是孩子有需求能够正确表达出来,那么父母的教育引导也就变得心应手。父母从拥有低层次的共情能力,再到高层次的共情能力,最后再到共情能力的延伸,这一过程的最终目的是要引导孩子学会合理表达自我需求,要做到这一步,父母需要把握三个重点”。

重点一:父母要让孩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困扰

由于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受自我意识以及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孩子常常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这样就会导致孩子只关注自己的需求,情绪行为总是受自己的需求所支配。所以父母共情能力运用的发力点就应该是要帮助孩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困扰。要做到这一步,父母就要从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引导方式做起。

重点二:父母要学会理解和倾听孩子的心声

学会理解和倾听孩子的心声,是父母对孩子情绪行为确认的基础,也是父母学会对孩子进行换位思考的重要环节。著名教育家阮庚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一个纯真无邪的世界。"从这句话当中我们就可以明白,只有认真倾听才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重点三:父母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孩子情绪行为的合理性

孩子的世界是美好而单纯的,所以他们看问题很简单,也很明了。但由于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所以看待问题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都是很正常的,父母不能因此而否定孩子的想法。我们常说,要用成人的智慧,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也正是这个道理。父母去接受孩子的情绪行为是最好的选择。

结束语:孩子的世界并不是那么难懂的,只要父母对孩子拥有共情能力,就是父母与孩子沟通交流从"0"到"1"的突破,并不断发展这种能力,就能做孩子的"心灵捕手"。

※我是育儿小当家king,既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也在教育我的学生。在育儿的道路上,有很多感受,希望可以与您一起分享,在育儿能力上的"本领恐慌",也让我迫切向您学习,希望您关注和留言,我们一起交流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