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一个错误的认知,我差点把孩子的前程给耽误了!-555电玩游戏平台

在孩子报名兴趣班的问题上,我很纠结。特别对于写字的技能,写字是必须的,但孩子可能读幼儿园时,很少拿笔的缘故,在进入写字班时,一直写不好。

我就会给自己下结论,应该是兴趣没在这个点上,所以一直写不好吧!所以也没有很用心的去引导。

画画课也去体验一节课,可第二课就不去了,他给我的理由是,老师上课时间太长了。我也给他下结论就是可能兴趣没在这吧!

但是画画,可能看我经常画点素描,倒是喜欢上了,但还是不去学习班学习。我给他下结论说,可能老师讲了那些内容他不感兴趣吧!

难道所谓兴趣,就是不管有没有行动,就可以凭感觉上去确定是不是感兴趣吗?或者说,是不是只要你行动了,发现因为自己主观原因,而选择轻易放弃,就可以下定论说,应该兴趣点没在这,进而,改变方向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从书籍中寻找参考答案,因为有时书籍中的知识,更有利于我们思考选择。

【新知】

关于兴趣,我们通常会产生一个顺序上的错误认知,觉得得先感觉有兴趣了,心理先有这个倾向了,再采取行动,否则,就是在做吃力不讨好之事。

然而,当我们兴高采烈地开始行动后,碰到困难时,就会选择逃避,进而给自己下结论说我们对这不感兴趣,是我们原先的感觉错了,就放弃了。

对于这样的错误认知,书中是这么解答的,假如你是这样的人,该问自己,不喜欢这件事是因为碰到困难没办法解决,进而,觉得它不是感兴趣的事情吗?如果是这样就应试问自己,做这件事对你有意义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应该把精力用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为逃避困难而找借口。因为我们做任何事,都会面对大大小小的困难,假如马上放弃,那就没有做得成的事了,也更谈不上兴趣了。

当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那时就会觉得很有成就感,甚至感概哇!原来这才我喜欢的感觉。

当你品尝到这样感觉,你对这件事就有了心理倾向,成为不断探索的动力,进而,才顿悟原来这才是真正感兴趣的事呀。

反之,答案如若是否定,就是你可以把这件事做得很好,但是你还是觉得不喜欢,那这时,可以选择不做,换做其他的事情。当然,有时对于自己想放弃的事,也需要时间过渡。

例如:在培养孩子兴趣方面,观察孩子,根据孩子的情况,选出孩子最可能做得比别人好的事情,或者将他原有兴趣的点,融入必备技能中(如果可以,可以选择让他先去体验下,在尝试过程中总结),然后绞尽脑汁让孩子学得会、做得好、让他尝到成就感的感觉——兴趣就自然出现了。

再比如:我自己,以前一直很羡慕会画画的人,除了羡慕,从来没有试着去尝试,而给自己下定义是,我没有那样的天赋,就别勉强自己了。

自从小孩上大班的时候,幼儿园有家庭作业都要家长一起参与。从跟着孩子,一起完成作业中,觉得我不仅喜欢画画而且可以只要画画就能静得心来,这时常觉得有成就感。

所以,今年我就开始学素描,很多人都说素描很枯燥,我却很喜欢素描的素雅。特别看着自己一点进步后,觉得非常成就感。

如果没有亲身去体验去尝试,我将永远不知道我还这个兴趣爱好。这一点我也非常谢谢孩子,让我找到我的兴趣爱好。

所以判断是不是对某一件事感兴趣,你得先去行动后,再下定论,而不能单纯的凭感觉。

假如,我们对书中的这些观点,还存在着一定的怀疑,那么我们不妨也行动起来多尝试,多验证吧!

上一篇

下一篇